和杨永修握手会有两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一是他的手掌宽大且有力,二是皮肤粗糙。起初记者以为是干活磨出的老茧,后来得知,这是他长期接触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的切削液,导致的手部皮肤过敏和皲裂。
杨永修是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自2010年入职中国一汽,他便常年与各型机床、夹具、刀具、数控程序打交道,先后参与和完成全新V12发动机、V8发动机、DCT变速器、DHT减速器等30多项重点项目的研发试制任务,拥有18项国家发明专利,攻克130多项技术难题。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杨永修所在的岗位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比“毫厘”更严更细。他举了一个几年前的攻关实例。“根据当时的设计要求,在V12发动机缸体上,我们要保证将主轴承孔精度控制在0.015毫米以内。”
发动机被誉为汽车的“心脏”。硬度超高的合金刀具削铁如泥,在反反复复的试验中,刀刃一次又一次磨平、崩裂。杨永修说:“对于我们,产品只有‘0分’和‘100分’,只有试制成功,后面的量产才能顺利。”最终,他和团队将加工精度提升到了0.012毫米——这个加工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结束了多缸发动机核心部件需由国外加工的历史。
在汽车企业工作近15年,杨永修见证了行业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一线工人带来了新挑战。“我们正在攻关电机壳体的精度问题,精度提升到了0.008毫米。”杨永修说,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高性能电驱系统的动力和稳定性。
与燃油发动机完全不同,他们攻关的电机壳体直径大、型腔深、外层侧壁薄、外圈角度多,工人需要颠覆原有加工工艺。
如果说0.012毫米的加工精度已是设备的“极限”,那么突破“极限”的关键就是人,眼睛和手就是“尺”。杨永修和团队成员在数据和代码中埋头摸索,通过改进加工方式、自行设计制造夹具等攻克这道难题。基于此,中国一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自主量产。
杨永修一边专注于项目攻关和技术创新,一边扛起了技能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年,他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已有110多人次于各级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他希望培养出更多年轻的技能型人才。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有福之州对话未来丨2025浪潮智能终端合作发展会议举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近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中国企业出口业务关注。万兴科技(3006...
2025-05-01 18:44:58
题: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审议专家解析三大看点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近日提请十四...
2025-05-01 18:28:41
据港交所文件,4月28日,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
2025-05-01 18:11:57
针对五一出行高峰,京东七鲜特别推出旅行必备生活用品专场。一次性枕套、被套等独...
2025-05-01 17:11:52
4月30日,随着最后一块花岗岩的干挂工作的顺利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
2025-05-01 17:07:32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5月1日发布公告称,为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更好...
2025-05-01 16:37:50
1日,哈尔滨空港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小高峰”。据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预测,...
2025-05-01 16:05:18
记者30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
2025-05-01 14:12:43
“五一”假期,申城的气温或连破30摄氏度。而此时,一场-15℃的冰雪风暴正悄...
2025-05-01 13:05:45
2025年4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道...
2025-05-01 1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