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受访者提供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共同举办“一区一品牌”航天科普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图书捐赠和科普研读等形式,为大湾区青少年开启探索宇宙的窗口,传承航天精神。
活动伊始,中科宇航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为在场的550余名师生带来了《我在大湾区造火箭》主题科普讲座,他以运载火箭工作原理及飞行轨迹为引,以火箭研制亲历者的第一视角身份,一步步分享了力箭研制团队是如何解决技术难题,创新解决办法,耗时短短3年、突破了13项重大关键技术,制造出一款大吨位、低成本、智能化、创新性火箭。如今,这款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在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实现批量化生产,已完成6次发射,将57颗卫星近6吨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让航天知识“立体”触达。活动现场,中科宇航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捐赠了由青年科学家团队策划的航天科普书籍,包括《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到有繁星的地方去》等互动立体书。学生代表现场朗读力箭一号研制故事,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成长坐标。
当泛着油墨香的书页在微光中舒展开来,学生代表宋语涵、邓凯译手捧《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以清朗童声为现场重现了力箭一号研制历程背后的故事。他们的诵读声穿透时空,将大国重箭研制过程中历经的困难与挑战一一复现。此刻神秘的火箭研制工作在青少年学子面前徐徐展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坐标,通过书本中研制团队和青少年间的对话,将航天知识转化为浸润式的精神滋养。
“政企校”协同,构建科普教育新生态。本次活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创新实践,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动航天科技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未来,南沙区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打造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工程总装正式启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5月1日发布公告称,为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更好...
2025-05-01 16:37:50
1日,哈尔滨空港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小高峰”。据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预测,...
2025-05-01 16:05:18
记者30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
2025-05-01 14:12:43
“五一”假期,申城的气温或连破30摄氏度。而此时,一场-15℃的冰雪风暴正悄...
2025-05-01 13:05:45
2025年4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道...
2025-05-01 13:02:51
4月29日,由多家媒体组织的“媒体看校园”主题采风活动走进南京江北新区。来自...
2025-05-01 12:06:23
五一劳动节 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不仅要致...
2025-05-01 11:56:00
《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
2025-05-01 08:03:23
4月30日,荣耀MagicBookPro162025正式发布。据介绍,作为笔...
2025-05-01 06:26:45
冯秀语编|李亦辉 4月30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3...
2025-05-01 05: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