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让《茶经》等经典成为可与当代对话的智慧库,融合徽茶种植智慧与点茶等传统技艺,打造扎根本土的‘数字茶圣’。”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1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日前,安徽农业大学团队发布全球首个茶业大模型——陆羽茶业大模型。宛晓春说,“茶圣”陆羽以理性与自然相融的茶学思想,与团队以人工智能重构茶产业知识图谱、推动智能决策和文化传承的愿景高度契合。
据介绍,该大模型以基因转录因子、代谢通路等多源数据构建30多万条知识图谱,将文献中徽茶的品种特性、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信息,与茶树遗传等基因数据关联整合,既可用基因数据解析古老徽茶品种的遗传基础以助力保护改良,也能结合传统工艺解析茶叶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以优化生产,实现徽茶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双向赋能。
宛晓春认为,通过系统记录并分析制茶的手法、火候等关键数据,技术能将“只可意会”的隐性经验转化为可量化、可复现的知识体系,有效克服“口传心授”中易出现的信息衰减与传承断层问题。同时,借助沉浸式数字技术构建的交互场景,更能让学习者直观体验传统制茶的全流程细节。
宛晓春透露,该大模型1.0版已具备茶古籍白话解读和茶文旅路线设计能力。2.0版计划将徽州采茶节、敬茶礼及茶典故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内容,依托AI与VR/AR技术,用户可“走进”虚拟采茶现场,在动态沉浸中感知茶文化。
“我们希望大模型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一位‘文化使者’。”宛晓春说,未来,大模型可自动生成短视频,将茶商故事打造成充满闯荡精神与乡愁的短剧,快速抓人眼球;创建趣味问答,将历史知识包装成“行茶暗号”等互动挑战,激发分享。“核心是让史料变成可体验、可传播的故事,从而鲜活触达年轻消费者。”
| -->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然气井累计产气超1.6亿立方米...
下一篇:返回列表
4月27日,以“智领未来·模数共生”为主题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发布会在...
2025-10-18 07:18:57
杨洋编|李亦辉 10月15日,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计划向...
2025-10-18 07:12:32
冯秀语编|李亦辉 10月15日,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
2025-10-18 06:29:55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天气和5月气候趋势预测...
2025-10-18 06:27:32
杨洋编|李亦辉 10月15日,信立泰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
2025-10-18 05:56:06
近几年来,以大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类脑智能,以及依托于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在...
2025-10-18 05:52:33
去年以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半导体行业步入新一轮增长...
2025-10-18 05:04:37
新开户数据持续增长,与9月A股表现活跃的行情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截至9月3...
2025-10-18 04:18:29
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
2025-10-18 04:06:14
会撒娇的机器狗、会爬楼梯的扫地机器人……第137届广交会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
2025-10-18 03: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