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七届公共绩效治理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兰州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相聚兰州,分享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交流理论观点与研究成果,并围绕公共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思丞作“分类转移支付、专项监督与农村治理绩效”主题报告,该研究基于政府考核体系转型的背景,系统评估了分类转移支付政策对农村治理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的影响,并将专项监督纳入分析框架,验证了“激励+赋能+监管”政策组合的有效性。
陈思丞表示,随着“维GDP主义”的破除,地方政府发展重心逐新由经济增长向多维治理转换,缓解了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存在的“重生产、轻民生”的资源配置倾向。而对于地方官员倾向于将资源配置到可视化程度较高的公共产品中,可通过专项监督,降低非可视性指标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面子与里子”的双赢。
“政府考核体系转型暴露出来两方面新问题,成为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潜在掣肘,‘有意愿、没能力’问题更加突出。传统转移支付模式与新考核体系不匹配,财权事权不匹配,无法为地方政府有效赋能。”陈思丞说。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史传林作“绩效奖励:积分制何以开辟乡村善治新路径”主题报告,他提出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结构关系调整路径、制度建设路径和技术路径。积分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了乡村公共性再生产,而乡村公共性再生产的核心在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和激活乡村公共空间。
史传林表示,数字化积分制的实施,有助于加快形成乡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实践中,应避免行政主导逻辑取代多元共治逻辑,充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分条款的制定。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积分制实施的便利性、精准性和透明性,减少用户参与积分制的交易成本,提升积分管理和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始建于2004年,秉持通过政府绩效评价和管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崇高使命,已成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与制度建设、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供应链整合、场景管控、服务履约一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近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金融发展年会暨第15届金鼎奖颁奖...
2024-12-15 01:24:16
近年来,ETF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透明的投资工具,正在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
2024-12-15 00:04:45
2024年11月28日,2024上海体博会盛大开幕。上海体博会也是国内首个将...
2024-12-14 22:54:40
在上海嘉定,有一座如同“汽车博物馆”的名车MALL,尤为吸引人们驻足的目光,...
2024-12-14 21:20:36
12月13日,202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大会在北京举办,腾讯公司副总裁张巍...
2024-12-14 20:10:50
2024年11月16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在上海...
2024-12-14 19:31:56
近年来,“肿瘤可临床治愈”“癌症渐成慢性病”等科普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肿瘤科普...
2024-12-14 18:58:14
记者30日获悉,在《时代周刊》与综合数据平台Statista(世界最大的市场...
2024-12-14 18:20:29
12月12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暨21世纪科技年会上,在“中国企...
2024-12-14 17:52:19
面对需求日益多元化及快速变化的消费者,品牌商该如何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并真正...
2024-12-14 16: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