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邓宏章团队以创新性非离子递送系统突破传统桎梏,成功破解“毒性—效率”死锁,为基因治疗领域装上“安全导航”。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被评价为“基因递送领域的范式革新”,也使得课题组在基因递送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生物医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mRNA疗法以其巨大的潜力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医学领域的焦点。然而,这一领域的核心挑战——如何安全高效地递送mRNA至靶细胞,始终是制约其临床转化的关键瓶颈。mRNA作为携带负电荷的亲水性大分子,需借助载体穿越细胞膜的静电屏障并抵御RNA酶的快速降解。传统LNP依赖阳离子脂质与mRNA的静电结合,虽能实现封装,却因电荷相互作用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且存在靶向性差、体内表达周期短等缺陷。邓宏章团队另辟蹊径,通过人工智能筛选出硫脲基团作为关键功能单元,构建基于氢键作用的非离子递送系统。
与传统LNP不同,TNP通过硫脲基团与mRNA形成强氢键网络,实现无电荷依赖的高效负载。
为揭示TNP高效递送的底层逻辑,团队通过超微结构解析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绘制出其独特的胞内转运路径。首先,TNP通过微胞饮作用持续内化,巧妙规避Rab11介导的回收通路,胞内截留率高达89.7%。进入细胞后,硫脲基团与内体膜脂质发生相互作用,引发膜透化效应,使载体携带完整mRNA直接释放至胞质,避开溶酶体降解陷阱。
这一“智能逃逸”机制不仅大幅提升递送效率,更显著降低载体用量。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A股2700股上涨,芯片强势爆发,中芯国际涨超5%,寒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编者按: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光明网《科学圆桌派》栏目聚焦“传统与...
2025-09-19 03:48:01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18日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首...
2025-09-19 03:45:00
“过去,人社部门查劳动合同、应急管理部门查安全生产、卫健部门查职业健康……多...
2025-09-19 03:09:33
编者按: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光明网《科学圆桌派》栏目聚焦“传统与...
2025-09-19 01:27:13
中国—东盟资源循环产业合作对接圆桌会1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
2025-09-19 00:51:01
的“兰山书院”,到如今的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兰州市第三中学历经290年岁月沉...
2025-09-19 00:18:08
格隆汇9月18日丨振华风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射频微波领域,已成功研...
2025-09-18 23:39:40
有关算力和芯片,华为有最新消息。 9月18日,华为全球联接大会2025在上...
2025-09-18 23:25:08
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18日反弹。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上涨1.15...
2025-09-18 22:29:36
2025年9月16日,第八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城心养老分论坛暨第四届中国...
2025-09-18 21: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