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这一成果为研究中国南方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联合巴西、德国等国学者共同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知名地质学期刊《意大利地质学杂志》。
怀集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复原图 神棘绘
广东省怀集县的恐龙足迹首次发现于2021年7月,研究团队随后考察足迹点并记录一批兽脚类恐龙脚印,将其归为副强壮足迹—实雷龙足迹类—跷脚龙足迹类组合。这类组合在四川省和安徽省的白垩纪沉积中也有发现。2024年4月,有化石爱好者依据2021年的论文记录前往怀集探索,在化石点附近发现新暴露出来的足迹,包括一个哺乳形类足迹、一批兽脚类足迹,以及一些可能的四足动物足迹。
值得注意的是,化石爱好者发现的哺乳形类足迹保存得非常精美,而且是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的哺乳形类足迹。邢立达介绍,该足迹宽度仅有2.5厘米,呈横向椭圆形,具有四趾,呈现出趾短而宽、趾垫圆润、末端钝圆的特点。由于足迹形态与巴西的切利足迹科足迹相似,故研究团队将其归入此类。“该类足迹多形成于风成环境,怀集县的足迹则形成于湖泊或河流沉积物中——这一差异表明,哺乳形类动物具有更广泛的生态适应性。”邢立达说。
据悉,该区域的兽脚类恐龙足迹为三趾型,具有明显的爪痕,长度为9.5厘米,根据形态特征被暂时归类为跷脚龙足迹。此外,在该区域内还发现两枚四足类足迹,长度约45厘米,研究团队判断其可能由蜥脚类恐龙留下。
此次发现是华南白垩纪哺乳形类足迹的首次记录,丰富了华南地区白垩纪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邢立达认为,随着研究深入,会有更多关于该时期生物演化和生态环境的信息被揭示出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上市券商分红热情高!22家连续两年中期分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再度迎来爆发式增长。与以往不同的是,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
2025-08-31 12:27:56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APP的大额存单转让区非常热闹,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明显...
2025-08-31 11:49:16
冯秀语编|李亦辉 8月28日,瑞可达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
2025-08-31 11:11:26
近日,第二十七届亚洲宠物展览会(以下简称亚宠展)在上海举行。长期以来,亚宠展...
2025-08-31 10:27:41
在算力、算法、数据“三驾马车”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渗透的步伐明显加快。AI并非...
2025-08-31 10:01:53
据媒体报道,8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
2025-08-31 09:44:59
8月26日,比亚迪仰望汽车宣布,旗下U9工程测试车在极速测试中达成472.4...
2025-08-31 09:36:36
近日,国内医学影像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东软医疗和联影医疗相继高调宣布其光子计数...
2025-08-31 09:09:14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天洋新材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
2025-08-31 08:54:28
新学期即将到来,“开学经济”持续升温。在河南、山西、安徽多个家电卖场和商超里...
2025-08-31 08: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