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它在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挑战。这对“有益、安全、公平”的人工智能治理以及“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提出了系统性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人工智能演进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单单需要在技术上积极突破,同时也需要在文化与认知层面做好准备。在这场迅速而深远的技术变革中,人类如何通过自身创造的科技成果——人工智能,获得新思想、形成新方法?这已经不仅仅是工程问题,同时也是事关社会与文明风向的时代命题。
南开大学教授周详等著的《创造力与人工智能》为人们的思考带来新视角。这本专著坚持在技术推进与人文关照之间寻找平衡,提出“人类与人工智能将迈向协作共赢”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不仅缓解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焦虑,也为构建人与智能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当前,国际前沿研究同样关注人类如何在社会文化实践中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该书中的一项研究证明了人类与人工智能间协作共赢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研究发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越发接近人类智能的同时,人们会利用社会创造策略彰显自身与人工智能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这种心理与行为层面的自我定位,并非出于对人工智能的抗拒或排斥,反而标志着人类在重新确立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主动为“人智协作”打开空间。此时,人类创造性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场残酷竞争,而变成了一场兼具颠覆性与建设性的科学对话。这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创造本质的认知,同时也推动AI向更高阶智能进化。
《创造力与人工智能》并未止步于前沿学术研究及理念的阐释,而是在构建交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基础上,从人才培养角度深入探讨了“协作共赢”的具体实现路径。作者认为,在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创新实践的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不应仅仅具备独立创新的能力,更应拥有与智能体协同进化的包容性。这类人智协同创新人才需要在深度互动中有效整合人类与AI优势,如此才能成为推动科技跃迁与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兼收并蓄的观念恰恰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智”与“仁”相辅相成的思想。在该书序言中,作者以“山水创造力”为喻,形象地抒发了人类与人工智能融合为一个和谐共同体的愿景。这不仅是对未来技术的深刻思辨,也是对文化传统的当代表达,彰显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根植本土、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
回望智能技术的发展史,每一次技术跃迁都极大拓宽了人类文明的边界。而今天,当人工智能以惊人速度走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一系列全新的时代命题随之而来。《创造力与人工智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给我们以兼具理性与温度的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共赢不是一种退让或妥协,而是由中国智慧滋养出的积极姿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AI变革浪潮中,唯有以“科技向善”的人文之光照亮技术之路,方能开辟出人与人工智能携手前行、共创未来的广阔天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科学骑行,这些要点需上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早上8点多钟,位于金山卫镇古城路295号的金山卫镇图书馆门口就已经有不少小朋...
2025-07-25 16:08:52
7月25日,上海第六批集中出让的第二日。浦东新区PDP0-0405单元C-0...
2025-07-25 15:42:16
:7月25日,恒隆地产宣布其自资兴建的香港九龙湾淘大商场新行人天桥已完成主体...
2025-07-25 14:43:53
庆阳华池县近日披露,今年该县引进的木耳新品种“粉耳1号”,日前在城壕菌光互补...
2025-07-25 14:19:29
国家癌症中心牵头发布MCED专家共识,推动相关技术进入临床应用 基于液体活...
2025-07-25 12:49:0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五十多年来,半导体行业一直...
2025-07-25 11:59:43
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7月30日启动 省文旅厅7月24日发布消息,202...
2025-07-25 11:05:29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京召开,大...
2025-07-25 10:54:54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东时间周四美股收盘,陆控(LU.US)股价大涨5.68...
2025-07-25 10:43:30
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成立的智能家居机器人研发商遥动科技宣...
2025-07-25 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