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戴俊彪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鸿志团队合作,成功构建了可同时降解5种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工程菌株,并通过实际工业废水样本验证,展示了该菌株对高盐废水中复合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能力,为破解传统微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盐抑制效应”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研究团队通过底盘菌株筛选与耐盐机制解析,精准锁定了具有最快繁殖速率、高盐耐受和易基因编辑等特性的理想底盘细胞——耐盐菌株“需钠弧菌”,并基于弧菌类细菌能吸收整合外源DNA的自然转化能力,通过调控基因精准构建可调控的具有高效自然转化能力的菌株VCOD-2。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发现,这一菌株可高效整合外源DNA片段到细菌基因组,相较于自然界中微生物,转化效率可提高数倍。
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团队将来自不同物种的降解基因模块进行适配优化,创新性开发了迭代自然转化法,利用同源替换策略,将5个功能基因簇迭代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在单一菌株中构建了覆盖单环到多环化合物的5条人工代谢通路,得到的“微生物特种兵”VCOD-15,可实现5种典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联苯、苯酚、萘、二苯并呋喃和甲苯的同时降解,涵盖了从单环到多环化合物的广泛底物范围。
实际工业废水样本系统验证结果显示,在污染物降解能力方面,VCOD-15展现出多靶点同步处理优势——在48小时内对5种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超60%,其中对联苯实现完全降解,甲苯、二苯并呋喃等复杂污染物降解率近90%,较天然菌株提升2至3倍效能。
不仅如此,在极端工业环境下,VCOD-15在盐度高达102.5克每升的氯碱废水中仍保持活性,成功攻克了传统菌株“遇盐即失活”的瓶颈;在活性污泥反应器中,12小时内可完全去除高浓度污染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评价说:“VCOD-15菌株的开发不仅给高盐废水污染的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且建立了在抗逆底盘菌株基因组上整合多条污染物降解基因簇,并实现功能适配、应用测试的全流程研究范式。”
未来,该成果的核心技术可延伸应用于海上溢油污染治理、工业场地修复、微塑料生物降解等多个生态环保场景。
相关论文信息:
《中国科学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句容开发区黄梅街道赤岗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人身保险行业迎来营销体制深刻变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通知,推动个险渠...
2025-05-12 10:52:40
2025年4月27日,第六届外交官商界领袖之夜暨中国品牌文化国际出海盛典在北...
2025-05-12 08:54:54
走进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西门村,一排排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葡萄长廊与彩绘文...
2025-05-12 07:49:33
眼下,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榴莲、山竹、椰子等热带水果进入了销售旺季。这两天,记者...
2025-05-12 07:22:52
5月7日,宁德时代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与天行L-轻型商用...
2025-05-12 06:51:39
10日,由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主办,读者出版集团承办的石榴杯·...
2025-05-12 05:33:25
5月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燕赵品牌发展大会上...
2025-05-11 04:32:57
“我就是上海普通市民,这些读书笔记是全民阅读的普通侧影,我自己也是受益者。”...
2025-05-11 03:10:18
当两艘摇橹船从河道缓缓驶过,《兰亭序》的经典唱段在水乡回荡,法国游客皮埃尔在...
2025-05-11 01:27:03
5月10日上午,上海杨浦第二届文明生活节在长阳创谷举办。活动现场,市民群众走...
2025-05-11 00:25:10